表帅(WatchAdmin)
在我们首先将“有手机了,我不需要手表看时间”“电子计时比手表更可靠”“手表是有钱人炫富用的”等等这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掩饰性的语言去掉。
如果白送你一块手表,你戴不戴?注意问题,是“戴不戴”,而不是“要不要”!如果是“要不要”,大部分人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要。但是现在的问题是,送给你,你戴不戴?你戴意味着每天要花时间穿戴它,而且它需要跟着你出去见人,而它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你的品味。
很多人犹豫了,因为这样的话要取决于自己喜不喜欢!其实只要你喜欢,你肯定会戴,不仅不会嫌佩戴麻烦,还会尽量的戴着它出去“嘚瑟”、“炫耀”。
首先,我们要肯定一点,我们每个人都有计时工具的需求,即使是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有手机,我们仍然需要一块手表。即使你还说你不喜欢手表,那也只是你还没遇到你喜欢的款式而已,一定程度上手表文化发展至今,已经是对工艺品、科技的一种艺术表现,没有人会拒绝美的艺术。
以日常生活计时为目的的工具性手表也好,以装饰性为目的的首饰类手表也罢,在钟表发展到今天几百年盛行不衰,只有一个结论,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仍然需要手表——哪怕是一块很廉价很普通的手表。
当然,廉价普通不重要,但是要稳定、走时准、耐用,这是计时工具发明的初衷,也是一块手表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块手表有了稳定的基本素质之后,我们会选自己喜欢的外观,这个范围就广了,为了满足每个人不同的需求,所以才有了各个品牌,品牌下面还分有系列,一块手表也就我们手腕大小,全世界的款式设计却有成千上万种。
既然国内市场这么大,为什么国产品牌的手表就是没人买,看的人很多,掏腰包的很少。
这里指的“掏腰包的人少”,主要是指价值1万元以上中高端手表这一领域,(需要说明一下的是,很多朋友花几百块钱买的手表也挺好的,还是那几个观点,一是走时稳定,二是自己喜欢,现在装明珠机芯、海鸥机芯、上海机芯的一些简单三针款式的手表几百块钱,走时也绝对是没问题的。这里说的几百块钱的也好,几万块钱也罢,且不论贵和便宜,我们用价值来衡量好或者不好,举个例子:同样的哪怕你只花10块钱,买了走不准也很难看,几乎没用的东西,虽然便宜,但那这东西没有任何价值,就是不值)。
问题来了,瑞士、德国的表基本都是万元起步,国产表卖的动的几乎都是几百块,千元左右的,几千块的几乎就没人买了,上万块的买的人应该是非常非常少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现在国内很流行陀飞轮,国产的便宜的陀飞轮3000块钱就可以搞定,瑞士的陀飞轮手表低于10万的几乎没有,价格几乎差了几十倍。但很多人还是愿意多花10倍的价格去买瑞士的。难道仅仅是扬眉崇外的心理在作祟吗?难道国内所有人在钟表问题上都是不约而同的扬眉崇外?
肯定不是!
市场需求终究是理性的,即使在某一阶段会出现偏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会回归理性,只可惜国产表连偏离一下昙花一现的机会都没有。
如今瑞士的钟表几乎有一半都是直接或者间接的被中国市场消费掉的,各大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赚的钵满盆满,只可惜国产表连“角”都没分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瑞士厉害不是一天练成的,国产制表XX也不是短时间可以改变的。(不知道用什么形容词,所以XX代替,各位看官自己填词吧)。
国产表发展到今天,面临的困难重重,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这些都不可怕,只要坚持都可以解决!但是遗憾的是大家都想找捷径,都注重眼前利益,技术问题不去花时间花精力研究,核心机芯技术不花精力研究,文化底蕴不积累,全部就是抄来抄去,这里抄一点,那里东拼西凑一点,贴上自己的LOGO,这就是自己的东西了,然后老外肯定是不会买账的,买账的都是不懂表的同胞们。基本上是逮一个算一个,所以恶性循环,国产表怕国人懂表,懂了就不会买他们的东西了,悲剧!这是这个行业的悲剧!
我们常常鼓励自己,包子卖100年就叫狗不理包子,鸭子卖100年就是全聚德,经验、信誉都是要积累的。今天的一些国产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现在可以拿出来的成绩有多少我们不清楚,不过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信息传递和记录非常之快,希望十年二十年后,希望回过头去可以看见国产表创造出的成绩。
创新当然是非常难的,这一点我们必须肯定。谁都想走捷径,有一句俗话“天下文章一大抄,天下设计一大抄”,关键是借鉴之后要升华原来的价值,而不是懂都没懂别人的原理,就胡乱抄胡乱改,就比如前几年某某表厂还在瑞士被钟表巨头起诉,最后官司打赢了,媒体报道什么中国钟表的骄傲等等,其实到底抄没抄,这个项目的设计者心里清楚,懂机械设计的朋友看看图纸心里也清楚,偶尔钻空子找捷径不可耻,但是钻了空子还当着主人的面说是自己的,关键问题是抄的还没原来好,还跑到别人的地盘拿出来炫耀,闹笑话不能闹到别人门口去啊,更关键的问题是,这些虚假的东西将来又如何向自己的后代传承者解释呢?这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文化底蕴的积累。
任何事物都需要学习,关于借鉴、引用只是文化的学习交流的必要过程,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忘记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才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面对市场才有说服力啊。
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梵克雅宝的一款情人桥表吧,12点男主角和女主角接吻的一款时分针双逆跳的表款。这款表获得过2010年日内瓦高级钟表赏的最佳女士表奖。大家都在为这款表的设计拍案叫绝时,你知道它是借鉴的谁的表吗?同样是借鉴,看看别人借鉴的多么完美。
左边为的情人桥腕表,右边为的杰拉杜斯·麦卡托逝世400周年特别版腕表系列中的一款,这2款腕表的机芯都是积家时分逆跳机芯。而梵克雅宝将此款机芯稍微改装一下(当然啦,机芯是找积家表厂定制的),将原来的机芯融入到了极致完美的创意中。
几乎是运用的完全一样的机芯,确有完全不一样的效果,完美的借鉴升华,灵活运用,这2点是我们国产表所缺乏的除坚持以外最核心的东西,如果我们在借鉴运用的同时,可以多一些思考,加一些改良,突破一些改良途中的新问题,日积月累10年,20年,总会有一些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而目前,国人总是顾着眼前利益不断的走捷径,而又没有独到的眼光素质,搞出来的东西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如果有人反驳说,这个例子是顶级品牌中的例子,不适用在国产表中低端。那我们可以看一看Sevenfriday和Ancon这两个牌子,的机芯,几乎是在卖设计风格,2014年火到爆,卖价也不贵(但是绝对够赚的钵满盆满了)。这是别人国家的品牌,而不是我们自己国人的品牌。
我们经常谈论国产表与国际品牌的差距,事实上我们正被越落越远。如果再不思进取,腕表界的中低端都不会再有国产表的容身之处。
刚刚说到,除了创新,还需要坚持,借用中国钟表协会名誉会长张遐龄先生说过的话”中国从钟表大国走向钟表强国,必须要掌握核心技术,不掌握核心技术的名牌不可能长久;也必须重视产品的文化和艺术底蕴,因为钟表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文化的体现。这可能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即便是像曰本精工那样的大众表,也是奋斗了100年才有今天的成绩,更何况国产表的长远目标是向瑞士制造看齐。“
我们每一个国人都希望国产钟表的明天会是美好的!可以走向世界!国人也会慢慢的越来越懂表,只要做的够好够值,国人会有能力欣赏到你们自己所创新创造的美。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houbiaogou.com/shoubiao-13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