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劳力士品牌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劳力士有三不做,不做背透款式,不做陀飞轮,不做石英表。但事实是这样的吗?今天机械表大师给大家科普一下劳力士的石英表。
劳力士在1970年巴塞尔展览会上推了Ref.5100表款,乃当年的大亮点,六点钟位置印刷有标志性的“Quartz”石英字样,此款劳力士石英表采用的是Beta 21石英机芯。第一批的Beta 21机芯总共生产6000枚,作为股东之一的劳力士分得了其中的320枚。
Ref.5100采取预售,这些手表是在1970-1972年间生产和交付的。总共限量1000块发售,每一只手表背均有手工雕刻编码,这是劳力士难得的公开限量手表。其中黄金表壳850块,白金150块。这是继Ref. 4467后第二次这样做,也是最后一次。
谈到劳力士使用的Beta 21机芯就不得不提,CEH(电子钟表中心协会)。1962年,瑞士20家与钟表相关的公司、协会凑在了一起,包括百达翡丽、劳力士、伯爵、万国、积家、欧米茄、浪琴、真力时等品牌。他们集资成了一家名为Centre Electronique Horloger (CEH) 电子钟表中心的机构,共同开发能戴在手腕上的石英机芯。
1966年, CEH电子钟表中心的第一个作品Beta 1机芯亮相。因为耗电量过大,Beta 1仅仅作为原型机芯测试,并没有实际量产。1967年,CEH电子钟表中心在Beta 1的基础上削减多余的耗电结构,采用了更简单的设计开发出Beta 2机芯。直到1968年,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CEH电子钟表中心决定开发出量产版的机芯Beta 21以供股东们推向市场售卖。
虽然在今天石英表并不受追捧,同等情况下价值也没有机械表高。但在近半个世纪以前,能买得起石英表的都是富豪。劳力士当年甚至为了能买得起Ref.5100的表主成立了一个“Rolex Quartz Club”劳力士石英俱乐部。表主可以在专用的纪念册上留有自己的名字,并且可以享受一次劳力士日内瓦总部的游览参观。Ref.5100也是劳力士第一款使用蓝宝石表镜的手表,可见其定位。现在还能找到二手,价格在人民币15万左右。
1977年,劳力士发布了两款量产的石英机芯,Cal.5035和Cal.5055。Cal.5035带有大三针、日历功能,而Cal.5055又添加了星期显示。机芯其走时精度已经达到了每天误差0.17秒。劳力士自1962年起开始涉足石英表研发,到1971年成立独立的实验部门,其后研发了多款石英机芯。不过大规模发布的仅有Cal.5035、Cal.5055机芯和Cal.6620、Cal.6621。其中,自1977年起,Cal.5035和Cal.5055机芯延续生产了26年之久!
因为严格的控制石英机芯的产量,没有大规模量产,所以很多人不知道劳力士的石英表的历史也就不足为奇了。
后续机械表大师会推出“为什么劳力士不做背透款手表”以及“劳力士未完成的陀飞轮梦”,大家可以持续关注。
机械表大师,一个专注于腕表实拍领域的才华横溢的中年人!关注我,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机械表大师将会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性的关于机械表的科普,填补机械表科普界的空白,力争机械表科普行业第一人。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houbiaogou.com/shoubiao-1749.html